很多人觉得旅游就得去外地,其实在自己住的城市里,找片老街区慢慢逛,也能有不一样的乐趣。那些爬着藤蔓的老墙、摆着旧物件的小店,藏着城市最实在的烟火气。
早上的老街区最有劲儿。巷口的早点铺冒着热气,豆浆是现磨的,倒在碗里还飘着一层薄皮,配着刚炸好的油条,咬一口脆生生的,满是麦香。路边的老树下,几个老人围着石桌下棋,棋子落得轻,聊天声却热络,偶尔有人路过搭句嘴,大家都笑得很自在。墙根下的月季开得正好,花瓣上沾着露水,颜色艳却不张扬,顺着墙爬了半米高,把老房子衬得格外温柔。
往里走会遇到各种小铺子。有的是开了几十年的裁缝店,玻璃柜里摆着五颜六色的线轴,老板坐在老式缝纫机前,脚踩踏板的声音哒哒响,偶尔抬头和路过的街坊打招呼。还有家旧书店,门口堆着几摞泛黄的书,不用刻意进去找什么,随手翻一本,纸页上带着淡淡的旧书味,坐在门口的小凳上看几页,阳光刚好落在书页上,特别舒服。
中午不用找大饭店,老街区里的小馆子就很对味。比如一家馄饨店,肉馅是当天调的,裹在薄皮里,煮好后浮在汤里,撒点紫菜和虾皮,一口一个鲜。老板记得常来客人的口味,不用多说就知道谁要多放醋、谁不吃香菜,端上来的时候还会多送一碟小菜,透着亲切。吃饭的时候能听到邻桌聊天,说的都是街坊里的小事,不吵不闹,却让人觉得踏实。
下午的老街区慢慢静下来。阳光斜斜地照在老墙上,把砖缝里的青苔照得发亮。有的人家门口摆着藤椅,上面搭着洗干净的旧毛衣,风一吹轻轻晃。偶尔能看到小孩在巷子里追跑,手里拿着气球,笑声脆生生的,路过杂货店的时候,还会停下来扒着玻璃柜看里面的糖果。逛累了就找家街角的咖啡店,店面不大,窗户擦得干净,点杯热饮坐在窗边,看着外面慢悠悠走过的人,心里特别平静。
傍晚的时候,老街区的灯慢慢亮起来。暖黄色的路灯照在石板路上,把影子拉得长长的。下班的人路过菜场,会顺便买把青菜、几个番茄,和摊主聊两句家常。巷口的水果摊摆着刚到的橘子,剥开一个,酸甜的汁水满口腔。这时候往回走,看着老房子里透出的灯光,听着远处传来的晚饭香,会觉得这样的漫游比去远方更自在 —— 不用赶行程,不用想攻略,只是跟着脚步走,就能摸到城市最软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