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提起古镇,总觉得是满街商铺、到处是叫卖声的热闹地方,逛一圈下来满是商业化的味道。其实在一些不太出名的角落,藏着真正有生活气的古镇,走进去就像走进了慢下来的旧时光。
我之前去过一个依河而建的古镇,没有高大的牌坊,也没有拥挤的游客入口,顺着一条石板路往里走,就能看到古镇的样子。早上七点多的时候,古镇刚睡醒,巷子里飘着早点铺的热气。有个老奶奶在自家门口支着小锅,锅里煮着当地的小馄饨,皮薄得能看到里面的肉馅,汤里撒点葱花和虾米,路过的时候能闻到淡淡的香味。旁边的石阶上,几个老人坐着小马扎聊天,手里拿着蒲扇慢悠悠地扇着,偶尔有背着菜篮子的居民走过,会停下来打个招呼,声音不大,却透着亲切。
沿着河边的步道走,能看到一排老房子,墙面是浅灰色的,有些地方长了点青苔,木窗棂上雕着简单的花纹,有的窗户开着,能看到里面摆着旧沙发或者小桌子,不像景区里的 “样板房”,倒像是有人真的在里面生活。河边有几个石阶伸到水里,偶尔有阿姨拿着菜篮来洗菜,水流轻轻拍着石阶,发出哗哗的声音,洗好的青菜放在竹篮里,绿油油的特别好看。
中午不用找装修精致的餐厅,巷子里的小馆子就很实在。点一碗当地的酱鸭面,面条是手擀的,嚼着有韧劲,酱鸭炖得很软烂,连骨头都带着香味,再配一碟凉拌豆腐,豆腐是当地做的嫩豆腐,浇点香油和酱油,吃起来清爽又舒服。吃饭的时候,老板会坐在旁边的桌子上剥毛豆,偶尔和客人聊两句,说这古镇里住的大多是老住户,年轻人有的出去工作了,但逢年过节都会回来,所以镇上的日子一直没断过烟火气。
下午的时候,找个河边的老茶馆坐下很舒服。茶馆是木结构的,屋顶挂着旧灯笼,桌子是深色的木头桌,有点磨损的痕迹。点一杯当地的绿茶,茶叶是附近山上采的,泡在玻璃杯里,叶子慢慢舒展开,茶水透着淡淡的绿色。坐在窗边看着外面,河面上偶尔划过一艘小渔船,渔民戴着草帽,手里拿着渔网,慢悠悠地划过,影子映在水里,跟着船一起动。偶尔有风吹过,能听到茶馆门口挂着的风铃发出叮铃的声音,不吵,反而让人更安静。
傍晚的时候,古镇慢慢暗下来,巷子里的路灯亮了,是暖黄色的,照在石板路上,影子拉得长长的。居民们开始准备晚饭,有的人家烟囱里冒出淡淡的炊烟,飘在巷子里。河边的步道上,有人慢慢散步,有的是情侣,有的是带着孩子的家长,说话声轻轻的,不会打破古镇的安静。走到巷口的时候,回头看,古镇的灯光星星点点,映在河面上,像撒了一把碎金子,心里会觉得特别平和。
这样的古镇旅行,不用忙着拍照,不用买纪念品,就是跟着当地的节奏走,看居民的日常,吃简单的饭菜,感受那种不慌不忙的生活。离开的时候,好像把古镇的安静和温暖也带走了一点,想起的时候,耳边还能想起河边的水流声和巷子里的聊天声。